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电力 >> 正文
基于供电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探讨
作者:张志良 来源:中国鸣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6-24 13:41:10

  摘要:近年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一直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重点。然而随着电网的发展,经过供电企业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安全管理逐渐完善,施工现场违章行为仍难以杜绝。下面本文笔者将分别对人、环境、制度三大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1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相对淡薄

  近年来,外委工程项目日益增多,部分施工队伍的人员中大多是临时工,素质参差不齐,且接受安全培训较少,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施工现场违章行为不时发生,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难以实现。

  1.2施工现场的监管缺乏力度

  施工现场的监管一般由运行监督人员和工作负责人进行。目前的施工现场监管体系赋予运行监督人员的权力仅限于力制止、警告和发整改通知书,而工作负责人通常只是对本单位人员的违章行为责备几句,甚至有时会“视而不见”。现场监管固然重要,缺乏力度的现场监管却是形同虚设。

  1.3对环境因素不够重视

  现代的工程建设对施工作业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对供电企业复杂、危险施工现场而言,环境因素绝对不能忽视。目前供电企业虽然有环境健康与安全的制度,但很多徒具形式,没有实质内容,对作业时的环境因素依然不够重视,

  1.4针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机制有所欠缺

  主要表现为目前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时,没有对其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进行审查,同时供电企业的奖惩机制尚未完善,使部分违章行为只能主观判断其轻重,奖惩均无据可依。

  2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2.1贯彻“以人为本”方针

  在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三大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关键因素,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治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

  2.1.1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前提。要搞好企业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并不仅仅指适当增加到现场监管的次数,还包括对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认同,重视安全管理情况和效果。调查表明,不定期到现场进行检查的上级领导对违章行为人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在上级领导到场检查时,违章行为的发生几率最低。这正好说明了上级领导现场监管的重要性。所以适当增加到现场监管的次数,一方面表明对施工安全的重视,一方面又起到表率和震慑的作用,从而带动施工人员重视施工现场安全,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实现安全施工零违章。

  2.1.2现场监督人员合作监管

  监督人员合作监管,是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当前电网建设工程具有工程项目多、工作人员数量大、施工周期长、范围广等特点,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难度大幅增加。因此,需工作负责人、运行监督人员合作监管。对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工作负责人不能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运行监督人员也不能只是责备几句。现场监管固然重要,缺乏力度的现场监管却是形同虚设,所以施工现场的监管需要力度和透明度,决不能因为两人的私交而对现场的违章行为视若无睹,也决不能因为违章行为的轻重而区别对待。

  违章分轻重,管理无小事。运行监督人员和工作负责人必须互相监督,以身作则,为施工人员做好榜样示范,才能有信服力,命令才会有执行力。

  2.1.3施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安全意识

  立足岗位,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素质,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违章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往往与人的意识和素质相关。素质其实是一种自我的约束能力。著名企业海尔有一句格言:“人的素质过去是海尔成功的根本,今后海尔面临的挑战也是人的素质问题。”无数的事实证明,提高员工的素质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所以施工单位应该着重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包括培养施工人员的心理素质,保证他们以一个健康、稳定的心态进行工作。

  2.2重视施工现场环境因素

  目前,许多国际知名大型企业都十分重视生产现场的“环境”,推行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法对生产现场进行规范管理,并且收到了卓越的效果,其中最著名的“5S”现场管理法所针对的对象就是生产现场的“环境”。因此要实现供电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从根本上重视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对施工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2.1确保自然环境的清洁

  清洁的自然环境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备条件。施工现场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