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试论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路径选择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22 15:19:59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审查工作出现失误。

  3、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路径选择的强化措施

  3.1加强前期及静态投资的管理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要逐步推行限额设计,按设计程序分阶段控制总投资,对设计单位切实实行节奖超罚,以调动设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把审批关,未达到设计深度的项目坚决不审批。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重超概算的项目应着重分析原因。

  3.2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很多人认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控制施工的费用支出也就控制了工程造价,从而普遍忽视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而把工程造价管理主要精力放在工程施工阶段,即审核施工图预算、工程造价款的结算上。这样虽有一定效果,但往往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水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至项目竣工投产的全过程,应切实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3.3加强预算定额的动态管理水利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加强预算定额的动态管理的途径主要有:

  ①尽快按照“量”与“价”分离的原则对现行定额进行修改和完善。②重视定额的时效性,定期调整定额。③建立健全物价信息网络。健全的物价信息网络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为有效合理地确定和控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应尽快建立权威的水利工程造价信息网络。有关单位还应尽快研究制定企业定额,推行实物计价法,与国际逐步接轨。

  4、结束语

  在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项管理工作的重点都是围绕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来开展和进行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整体资金的系统调配与监管,客观来说也是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基本因素之一,因此,国家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以及水利工程参与单位都要强化对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以强有力的制度和规定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科学的管控。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