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有关住宅建筑设计出现的新趋势和新误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14 10:29:36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多,一居室八九十平方米,二居室120m2左右。这种趋势不符合我国城镇普通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从实用性的角度看,也有浪费之嫌。这种现象的产生,实际上是开发商市场定位不是服务于普通市民。

  误区之八:绿地公园化。当前的住宅小区往往把绿地部分用中央公园的形式加以体现。这种方式实际上忽略了居住者“苔痕上街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化追求。

  误区之九:铺地广场化。住宅小区大多注重为业主提供一个相对宽大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但体现的方式如同绿地设计一样,过于简单化、单一化。

  误区之十:小区城市化。广场的配置设施如喷泉、雕塑、亭台楼阁等,与小区整体环境不和谐。感觉是飞来之物,没有近人感。

  误区之十一:道路随意化。这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城市设计的问题。随着同一地段多个小区迅速出现,道路交通问题也随之而来。住宅小区往往自成体系,其内部道路的设计也往往单纯追求视觉美感而表现出随意性。这种道路自由化不仅会导致小区内交通不便,还会因为小区与小区之问缺乏统一性、协调性,而造成城市大范围的交通不畅。

  误区之十二:配套商业化。住宅小区配套设施中包含有学校、幼儿园、老年人活动站一类的公益性场所,由于开发商以收回成本和赢利为目的,因而导致此类公益性设施商业化,无形中给业主加重了负担。

  误区之十三:风格炒作化。住宅小区炒作概念风气比较重,一会儿SOHO,一会儿又是各种HOUSE,把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照搬过来,一味模仿而缺少创新,失去了我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

  综上所述,创新,是我们设计保持活力的源泉,每一个革新的点都可能成为时代的潮流,变成时尚的代名词:但同时,我们切记不能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只是抄一些表面的手法,玩弄一些不切实际的概念。只有深入研究住宅的内在本质和发展方向,把握市场的脉搏,我们才能作出真正满足置业者需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住宅。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