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浅谈新形势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
作者:陈伟 来源:中国鸣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8-6 18:56:03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技术、质量、计划、成本四方面,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要点。

  做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工作,对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技术管理

  1.1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如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混凝土浇筑工程、温度控制和接缝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1.2技术管理要“硬”。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因循守旧,紧抱旧技术不放,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难以提高技术水平。

  2质量管理

  2.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例如水泥、粉煤灰、硅粉、外加剂、砂、石等)属于非均质材料,不同批次、批号、不同时段与同批次、批号、同时段不同部位材料质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检查,以确保满足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并及时掌握和分析各种原材料质量变化的规律,准确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最终确保水工建筑物质量与运行安全。

  2.2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2.1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对浇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主要控制点如下:砂浆铺筑是否按设计要求厚度均匀铺筑,无漏铺;入仓混凝土料子是否合格,不同标号、级配的混凝土下料位置是否正确;平仓分层是否满足振捣设备能力要求,是否铺料均匀,分层清楚,无骨料集中现象;混凝土振捣插入下层5cm,振捣有序,无漏振现象;铺料间歇时间合适,无浇筑温度超温、无初凝现象;混凝土浇筑仓无外水流入,泌水排除及时;预埋件、模板等在施工中保护措施得当,无变形、损坏现象。施工中主要以施工队伍施工责任心为基础,施工专职质量检测人员盯仓,监理人员旁站结合巡检,对影响混凝土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若无法及时纠正,则由监理现场负责人员下令停仓进行处理。

  2.2.2混凝土温度控制

  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外加剂选择等方面,尽量优化设计,使用骨料粒径较大的级配,以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和水化热。选用符合设计控制指标(发热量、强度等)的水泥,充分利用后期强度、尽量多掺粉煤灰。采取预冷混凝土方式降低机口温度、入仓温度,确保浇筑温度,并结合后冷(通常温水或制冷水)措施控制块体实际最高温度不超过设计允许值。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主体建筑物基础约束区或重要结构部位浇筑机口温度7℃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4℃之内,一般部位浇筑机口温度14℃的混凝土,控制浇筑温度在18℃以内,为有效减少混凝土温度回升,汽车运输设置遮阳篷,拌和楼出料处设置喷雾设施,在仓面上也设置喷雾及保温措施遮阳、控制接头温度回升。严格控制混凝土层厚、间歇期,避免出现长间歇,基础约束区层厚一般为11月至次年3月采用1.5~2m,4~10月采用1.5m,脱离基础约束区层厚一般为2m,对控制工期的关键部位在冬季也部分采用3m层厚。

  3计划管理

  3.1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